24小时热线:

024-25819641

行业资讯

年度“压轴型”冷空气来了,杭州为什么不能集中供暖?

本周末,杭州将迎来年度“压轴型”冷空气,还可能会下今冬场雪。

前阵子浙江海盐有三个小区开展了集中核能供暖,杭燃集团随即也透露,计划联合几家开发商在杭州开展小区集中供暖试点——这让不少怕冷的杭州人心思活络络:给老百姓集中供暖这件事,到底没有可能在杭州实现?

杭燃集团的说法,其实已经非常清晰——

即便是搞试点,也只能尝试在开发商的配合之下,进入个别新小区里,设置集中供暖设备,为业主集中供暖供热水。

至于较大范围的集中供暖,在杭州是没有可能的。

到底为啥?

杭州大范围集中供暖不可行

场地、管网、建筑都不合适


南方采暖这件事,并不是新鲜话题,每年“到点”都会被重提。

“集中采暖是指由集中热源所产生的蒸汽或热水,通过管网供给一个城市或一定区域生产、生活所需热量的方式。”杭燃集团旗下服务发展公司总经理程超说。

首先,根据《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》,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或等于5℃的天数大于或等于90天的地区,才能设置集中供暖。

按照这个标准,杭州不属于集中采暖范围。

技术上,当然没问题,但具体实施起来,困难和成本巨大,很不现实。

业内人士分析:比如市区想实施大范围集中供暖,首先要找地方放置设备。像锅炉这些大型设备,需要很大的场地。考虑到能耗损失,还不能建得太远——要在寸土寸金的杭州市中心找这样一个地方,谈何容易。

就算场地找好了,解决噪音、尾气等环评问题也都要提前规划。

即使以上矛盾都解决了,热源有了,想要集中供暖,还必须铺设专门的高压输送热水管网。撇开费用不说,要铺设管网,必定是要重新开挖道路,杭州的道路吃得消这么一次次折腾?所有建筑的供暖管道入户改造又是个多么巨大的工程!

最后,就算热源和管网全部都解决了,南方的建筑也不适合集中供暖。

“虽说南北房屋结构设计差别不大,但北方的建筑外墙比南方厚很多,砖墙厚度至少相差12厘米以上,同时,北方房屋墙面保温砂浆等保温层都比南方的厚。”程超分析说。

除了墙壁更厚,北方建筑的窗户尺寸也相对比南方小很多,保温性相对较好。

总之,北方建筑的规划和验收标准,本身就是把冬季供暖一块儿考虑进去的。而南方建筑普遍墙壁薄,窗户多尺寸又大,哪怕集中供暖,损耗也很大,既不环保,也不经济。

20多年前杭州曾尝试过集中供暖

但以失败告终

杭州曾经尝试过集中供暖。

“2008年之前,杭州有杭州热电公司和热力公司两家进行集中供暖,主要是利用煤燃烧后的余热进行供暖,但由于运行能耗高,长距离输送管网热损失较大,污染大,最后被关停了。”程超说,当时集中供暖的的用户有100余家工商用户以及20个小区的居民用户,共约2万户用户。

根据快报早前报道,这2万户用户中,有部分供暖用户,用的不是北方的暖气,是24小时的热水。

杭州热电厂1984年在北大桥化工区投产,主要给那一带造纸、印染等轻工行业供电。后来,考虑利用热电厂的富余热力,于1997年成立了杭州市热力有限公司,为其他企业附近居民小区集中供暖。

试点后,杭州大厦、杭州游泳馆、省新华书店等单位,白马公寓、中大文锦苑、深蓝广场、双牛大厦等28个居民住宅小区的1.1万多户居民,都用上了24小时热水。

但由于供暖效率相对不高,热水输送到每个小区后,每吨的价格差不多要二三十元,在上世纪90年代,这个价格实在太贵,居民并不买账。

2009年,热电厂搬迁,杭州在集中供暖上的尝试,从此画上了句号。杭州百货大楼、杭州大厦等商业机构,则改用自建燃气锅炉的方式来供暖。